2月22日,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和左权史志研究院在晋中市图书馆启动了《辽州志》校注工作。来自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以及省城和晋中市史志研究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弓宇杰主持了本次启动仪式。
辽州旧志最早见于明洪武时期,原本已失传,明《永乐大典》中有辑存。现存完整的为清康熙、雍正、光绪三个版本。旧志“存史、资治、裨风教”,是一地的百科全书,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左权县现存旧志,文无标点,而且难得一见,使广大读者望而却步,也不利于文化传承发展。整理校注左权县旧志,编纂成书,是保存左权乡邦文献资料、推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事业,必将为左权人民记住乡愁、传承文化发挥积极作用,使命光荣,意义深远。为此,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愿组成校注团队和顾问委员会,主持开展清康熙、雍正和光绪《辽州志》三部志书为主的左权县旧志校注工作。据悉,三年内将出版高质量的左权县旧志校注本。
晋中市图书馆胡萍馆长讲话
《辽州志》校注启动仪式放在晋中市图书馆举办,就是希望能充实晋中地方文献的研究与挖掘。在地方文献的搜集和研究方面,晋中市图书馆胡萍馆长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辽州志》校注项目的正式启动。这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文化工程,承载着传承左权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开展左权县旧志校注工作,编纂成书,对于保存左权乡邦文献资料、推动左权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当下和未来负责。今天,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携手左权县史志研究室,组织校注《辽州志》旧志,我们相信,在这两个团队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一定能够出版高质量的左权县旧志校注本,让左权的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晋中图书馆地方文献增添新成果。”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亚副院长接受《辽州志》资料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仝建平接收《辽州志》资料
山西文史学者薛新平接收《辽州志》资料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文化总监李晋萍从左权县旧志校注的原因和意义、左权县旧志校注范围和版本、旧志校注内容方面的准备工作、最终成果、校注团队和保障条件、进度安排等方面与大家展开交流。李晋萍指出:“在旧志内容方面,搜集到雍正和光绪《辽州志》、《永乐大典·辽州志》电子书,购买了《高司马诗文集》;王子虎、刘国帅搜集有《山西古方志辑佚》、民国《山西省志》等资料;王琳钧点校过雍正《辽州志》简体版(前五卷,未点校《艺文志》),均可供参考使用。原晋中师专教师郭健卫曾受左权县史志研究室委托,初步点注了雍正、光绪《辽州志》。2024年10月,左权县史志研究室已同意星河公益基金会使用,并签署合作协议。”郭健卫女儿郭一芳应邀出席了启动仪式,她介绍了40年前父亲初步点注了雍正、光绪《辽州志》的情形,她认为本次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和左权县史志研究院的工作让她佩服,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郭一芳讲话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亚副院长、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仝建平、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子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段彬和山西文史学者薛新平、杜英东等作为校注团队的主要成员,就相关工作展开了探讨,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大家纷纷表示,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和左权县史志研究院做的是好事情,大家愿意认真、努力完成校注工作,共同把好事做好。
李晋萍和王子虎、赵保平在榆次老城旧书摊上
晋中市史志研究室主任科员赵保平说:“《辽州志》校注工作集合了山西地方志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书出来质量一定、肯定、确定好。”
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子虎接收《辽州志》资料
山西地方文史学者杜英东接收《辽州志》资料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段彬接收《辽州志》资料
左权县史志研究室主任曹国清说:“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旧志先后9次修纂。本次纂修工作量大,内容较多,我们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参与和精心指导下定能高质量完成。感谢各位老师在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的平台下多年来对左权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对左权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特别贡献。修志问道,以启未来。非常感谢大家与我们一道传承和弘扬左权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左权,热爱左权。”
2024年,曹主任(右)将史志研究室藏康熙《辽州志》和郭健卫点注光绪《辽州志》交在李晋萍手里,对此次校注给予极大支持和期待!右为郭健卫外甥、左权民政局常晓亮局长。
左权籍青年学者王琳钧和李晋萍在左权整理资料,王琳钧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热爱辽州文化,已点注了雍正《辽州志》前五卷,他奉献出简体版供大家参考。
图片:晋中市图书馆
赵立斌等